imtoken钱包下载app 成都社会治理创新:居民难点事 网格员APP上报

发布日期:2025-04-09 03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97

  民说社会治理的成都创新

  街办社区职能转变

  “过去办事,要先到社区再到街道科室,有时候工作人员还不在,一件事要等好多天才能办好。如今只要将材料递交到这里就能办理,方便多了。”

  ——锦江区·居民陈先生

  居民自治改造

  “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我们自己讨论、自己决定,我们能不心服口服么?”

  ——曹家巷·原居民高国勇

  “三无院落”改造

  “原来这里是土路,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。前年休整了路面,你看现在环境多好。”

  ——杉板桥社区·居民欧松琼

  运用手机APP管理院落

  “遇到院内我也解决不了的问题,我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向上级报告解决。”

  ——杉板桥社区·网格员陈岚

  ★为加强社会服务,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7964个,年均增长率近年连续保持在10%左右

  今年我市首次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培育发展社会组织,同时还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和社工服务

  2011年以来,全市各级实施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资金额累计达到6.19亿元

  ★在社会面治理方面,市综治办以300户-500户为标准,在全市303个街道(乡镇)3328个社区(村)划分网格11894个,网格员达到1.2万余名

  ★最近一年来,成都市针对中心城区排查出的522个“三无院落”全面启动整治工作;二圈层“三无院落”整治也全面铺开

  荣誉榜

  2013年,成都市被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“长安杯”

  2014年,成都列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榜首

  2014年,成都锦江区荣获2014年全国“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最佳案例”奖

  全面深化改革,社会治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,更是作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所面临的巨大考验和挑战。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,成都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工作理念从“管理”到“治理”,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……成都城乡居民幸福感和社会文明程度正在不断提升。

  职能转变 更专注为民服务

  社会治理创新,首先就是从政府,特别是居民接触最多的街办、社区职能转变上开始。锦江区彻底剥离街办经济职能和社区“去行政化”,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胆创新。

  莲新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大厅,刚办好老年证的社区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:“过去办事,要先到社区再到街道科室,有时候工作人员还不在,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一件事要等好多天才能办好。如今只要将材料递交到这里就能办理,tokenim官网下载方便多了。”

  水井坊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,90多岁的唐国民大爷领取到单位福利生日礼物米和油。唐大爷领取的是他和爱人两人份的礼物,相当沉重,工作人员主动帮他把礼物送回家,大爷夸道:“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真周到,很贴心!”

  这样的变化,不是依赖于政府职能和办事效率在传统的工作基础上优化取得,而是进行了由内而外的“变身”。据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,锦江区在全市率先将街道办事处经济职能剥离,让街道主要承担城市管理、公共服务、社区建设、安全监督、应急管理、社会稳定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责,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、社会保障等“民生类”审批和服务事项下放到社区公共服务站,初步建起了方便群众办事的“15分钟服务圈”。与之配套,街办将考核重点转向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情况,并全面引入群众和第三方机构对街道的考核评估等机制,引入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,将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进一步延伸。

  群众参与 居民有了决定权

  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,除了政府职能转变,更需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。金牛区曹家巷“自治改造”就是一个典型范例。

  曹家巷片区暂时没了往日的喧嚣,这里的不少居民已经搬进泉水人家异地安置小区。今年初乔迁的那天,大家在新家园放起鞭炮,庆祝告别过去脏乱狭窄的院子。

  “以往我们一家挤住在40平方米的小屋里,两个孙女一直睡阳台。你看现在,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宽敞明亮,大小孙女各有了一间卧室。”高国勇坐在宽大的新沙发上,笑得很甜,“我们通过公开投票选举成立‘自改委’,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我们自己讨论、自己决定,我们能不心服口服么?”

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8天滚动播出《曹家巷拆迁记》,《新闻联播》连续5天播出该组系列报道。在全国引起轰动的曹家巷自治改造,背后正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。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组织领导推进、规划政策引领、监督检查指导上来。通过坚持及时公开信息,让群众全程参与、自我监督,确保了自治改造公开、公正实施,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,也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。

  院落变身 “网格”下幸福生活

  并非每个老旧社区院落都具备彻底变身的条件,更多居民感受到的,是全市掀起的“三无院落”改造带来的生活巨变。

https://www.shcbhy.com

  杉板桥社区连心苑曾是典型的“三无院落”。如今,这里成了多功能居民院落,每周放坝坝电影有连心影站、居民议事开会有连心驿站、居民棋牌娱乐有连心棋园……“原来这里是土路,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。前年休整了路面,你看现在环境多好。”说起院子的变化,正在连心树下晒太阳的欧松琼直拍“巴巴掌”。

  社区网格员陈岚、大院家委会主任程国杰正与居民围坐在树下,了解居民诉求。杉板桥社区共有29个院落,陈岚负责连心苑在内的9个院落,她将“办公桌”搬进院落,现场解决居民问题。程国杰是陈岚的“二级网格员”,他会及时将院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陈岚。陈岚手机里有专业的APP平台,一旦她都无法解决时,会通过APP逐级上报解决。

  作为全市网格化的试点区,从2012年起,结合“三无院落”改造,成华区将全区99个社区划分为855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1名责任人和2名-3名网格员,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
  基层治理成都模式逐步完善

 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,我市逐步构建起“党组织领导、村(居)民(代表)会议或村(居)民议事会决策、村(居)委会执行、其他经济组织广泛参与”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,“一核多元、合作共治”(“一核”即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,“多元”即自治组织、经济组织、驻区单位、居民个人等共同参与)的基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,“以民主保障民生、以民生促进民主”的基层治理成都模式逐步完善。成都晚报记者 陈刚

  原标题:居民院落难点事 网格员手机APP上报